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豐原禪淨中心佛學講座 從星雲大師的行誼收穫慈悲祝福

佛學講座

字級

豐原禪淨中心佛學講座 從星雲大師的行誼收穫慈悲祝福

【人間社 黃秀蘭 台中報導】 2025-03-30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神岡第一分會與神岡第二分會,3月28日晚上於佛光山豐原禪淨中心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講說「憶師恩--從星雲大師的行誼我看見什麼」,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行住坐臥和想法、做法,更深刻了解一代大師的身教與言教。近200位來自大台中地區的民眾,歡喜聆聽法益。

覺具法師隨侍大師多年,看到不一樣的大師。他指出,看到大師的適應力很強、接受度很廣,物欲非常低;大師總能隨遇而安,歡喜自在地接受每一位弟子給他的安排。大師簡單的生活方式很慈悲,也是對有情世間的關懷與珍惜。大師的「簡」體現在他個人的食衣住行當中,更是深入到他本人的性格習慣,大師的名言:「享有比擁有更好」,大師覺得自己生活所需,夠了就好,不需要的絕不會去碰。

覺具法師詮釋了大師「給的心量」、「簡的性格」、「勤的身教」、「忍的精神」,鼓勵大眾不忘初心,發菩提心當不請之友,而能普渡接引眾人。大師一生都在落實「四給」精神;看到大師的言行、舉止、待人接物上,處處都在奉行「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」。例如:大師雖患有糖尿病,但是在外出弘法時,即使不能吃的食物,為了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,也會將食物吃完。大師嚴以律己、慈悲為眾的身教令人敬佩。

覺具法師表示,大師雖然自己吃得簡單,但是,接待客人則一定盛情隆重、豐盛、用心宴請賓客,使「飲食」用最快捷、最方便、最能讓人領會心意的一種供養方式,讓對方備受尊寵,讓對方得到用心的款待,用心招待對方也是給人歡喜,大師的心思非常體貼細膩,總是隨時關照眾生的需求,善巧方便和無限溫暖。大師的給是真正的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,因而他可以廣結眾生緣。

「當大師生病後,更與時間賽跑,發揮自己有限的生命,分秒必爭精神,日復一日,抿著唇咬著牙吃力地寫,披星戴月、廢寢忘食地書寫一筆字。」覺具法師說,術後的大師就像浴火鳳凰般展現的生命能量,每一字的點、橫、豎、鉤、挑、彎、撇、捺,都蘊含著大師無盡的慈心悲願。《病後字》是大師在2016年底,因腦溢血中風,經歷開顱手術之後,於2017年後所書寫的書法代表作。是大師書法中最激勵人心的作品。病後的每一幅字,都是大師用堅忍不拔的生命力,所書寫出來的傲霜鬥雪之作,即使忘記自己的名字,卻從未忘記他所承諾「好苗子」計畫的實施,發願成就更多的善因好緣,為人間、為社會留下貢獻,大師用自己的身教,讓我們見證了無數感動的奇蹟。

最後覺具法師勉勵大眾將大師信仰的力量和慈悲的祝福帶回去,照亮未來的人生。

豐原佛光幼童軍服務員劉娟娟分享,從這次的講座中,追思緬懷著星雲大師的慈悲喜捨和真善美,從回憶大師的影片中,看見他意志力強大且帶著慈悲柔和寫下病後字一「佛」的剎那,眼眶泛了些許淚光。因為這是不平凡的「佛」。感謝大師帶給自己無窮的願力和歡喜心。對於兒子(幼童軍巫軒毅)就讀小學四年級,原本腦中充斥著3 C產品,自從喜好上童軍團體的活動及表演,自主練鋼琴上台展現自我,也贏得榮譽且多數人的讚美。
12345678910第1 / 207頁
追蹤我們